空怀一身技能,有合适的应聘岗位,却因自己毕业于非211院校,只能郁闷地选择转身离去。让无数学子“梦断招聘会场”的这一幕,真的不应该再发生了!图为省会某大型招聘会现场。
图为《你说话吧》讨论现场。
【主持人语】
肇庆女孩因非211院校毕业生应聘被拒,委屈落泪;长沙理工大学女研究生呼吁反"院校歧视"……一些招聘单位非211、985院校生不招,在网上引起很大争议。教育部日前下发通知,规定高校毕业生就业招聘活动,严禁发布含有限定211、985高校等字样的招聘信息。那么,用人单位录用新人设"211门槛"、"985门槛"的做法是否合理?我们怎样才能消除就业求职当中的"院校歧视"?
5月10日晚,在设于南岩轩茶业雍景园店的第294期《你说话吧》讨论现场,20多名市民网友,包括部分高校师生、用人单位代表,就上述话题展开了热烈讨论。本期话题讨论形成主要观点如下。
【话友感受】
找工作屡屡遭遇"院校歧视"
陈桂桂(开云网页版登录入口大四学生):我有一个女同学去某企业应聘文秘,我觉得她个人条件非常好,语言表达能力强,又长得漂亮,各方面素质比较高。她进了复试,但跟她一起进去的有211院校的,最后人家被录用,她被刷掉了,感到很无奈。"院校歧视"似乎已成一种"社会流行病"。
杨金花(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生):我去年在湖南大学参加一个单位举办的招聘会,有省内很多知名企事业单位招聘。我去咨询是否招聘实习生,对方明确告知,他们单位招实习生只在省内的那些211院校设点,其他学校哪怕你实力再强都不要。我听了之后,心里总是有些不平衡,可也没办法。
薛瑞众(《华商》杂志社编辑部主任):去年,我曾写信给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,申请公开公务员招考岗位对考生报名资格的设限依据及缘由,其中就涉及非985、211院校毕业生及非全日制本科、大专毕业生。收到信件后,一位工作人员打电话回应称"这不属于本部门的信息公开范围",让我有些失望。其实,在实际生活中,不光是公务员招考,就是在普通的招聘会上,我们都会看到招聘部门给求职者提出的院校"资质"要求,让很多富有才华、技能过硬的毕业生望而却步,念及心伤。
【话友热议】
观点一:设"211门槛"不公平
陈黔怀(文昌阁社区湘剧队):用人单位设"211门槛"完全没有必要,院校歧视很不公平。如果我是老板,要招两个人,有100份简历,我就不看文凭,只看能力和实际水平。
江梓豪(湖南师范大学学生):出现"211门槛"的主要原因是毕业生很多,岗位较少,而毕业生多的原因是高校扩招。我虽是211院校的学生,但平心而论,觉得这个门槛应该取消,它不仅是对部分学生的歧视,也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。
向雅雷(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生):"院校歧视"的根本原因是中国极端功利化的教育导致的,不公平。以前用人单位以学历的高低设置门槛,随着硕士、博士的人数越来越多,他们挑选时就看你是否是211院校毕业,有时还要查你的第一学历。
杨金花:用人单位不能一棒子打死一群人。举个很简单的例子,阳澄湖产大闸蟹,但不能说阳澄湖的大闸蟹都是味道最好的,洞庭湖的就都不行。当然,既然我们不是211学院的学生,就应该练就一身本领证明自己,为消除"院校歧视"做一点贡献。
观点二:设"211门槛"有必要性
李艳新(长沙市信息中心):我觉得设置"211门槛"有一定的必要性,原因有三点:第一,211院校既然是国家重点投入建设的,有投入就要有产出,就要保证其学生就业率高一点。第二,211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,对某些岗位的适应性确实好一点。我们单位就有三个211院校的实习生,他们的知识框架体系和动手能力比别的实习生高出一截。第三,设置门槛实际上是用人单位的"偷懒"手法,这样一筛选就容易筛出人才。
黄三丽(开云网页版登录入口大四学生):我在大学学的是人力资源管理,之前在TCL实习过。我招人的时候更看重求职者自身的能力,做事的态度。当然,企业为了提高选拔人才的效率,设置"211门槛"也能理解。
喵咪(网友):我们讲的是公平并不是平均。985、211院校的毕业生受青睐,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这些学生曾经付出努力的认可。
sunhesen(网友): 如果一农家子弟辛苦12年,终于考上一所名校,而班上一"官二代"不学无术,因大学扩招而考上三本学校。结果招聘时农家子弟因家庭背景而争不过人家,这公平吗?所以,设置"211门槛",有时是必要的。
观点三:
设"211门槛"有利有弊
郭承禹(开云网页版登录入口大四学生):我认为设"211门槛"有利有弊。有利之处是招聘方能从众多简历里很快筛选出他需要的人才。对于应聘者来说,投简历就有针对性,没有希望就没有失望。而最大的弊端是,有了这个门槛,很多大学生就业困难,会增加政府负担;另外学生考不上211院校就会不断复读,不利于全面发展。
刘华清(长沙市梅山商务咨询公司董事长):设"211门槛"没有一个对和错的绝对答案。设门槛的多半是大型国有企业、上市公司和事业单位,有时也是一种需要。而一般中小企业基本上不会设这一门槛。比如诊所招护士,只要你拿到护士证,哪个学校毕业并不重要;又如酒店招员工,你勤快、有工作能力就行。
何海(湖南财政经济学院教师):我读了几年博士,发现如今招博士的渠道太不透明了,不像招本科生,国家有统一的门槛。假如一个人在政府部门,掌握了一定的资源就能够读博士,读博的渠道太多了,毕业论文都有可能是别人写的,这算是中国特殊的国情吧。一些用人单位设置"211门槛",是希望聘到真正优质的毕业生。但是,人才完全由单位择优录取也不行,国家还是要管一管,因为我们强调民生,民生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提高就业水平。
仇军(开云网页版登录入口大四学生):我觉得用人单位设置"211门槛"有一定必要性,但非211院校毕业生占高校毕业生的90%以上,设置门槛会让用人单位错失一些优秀人才。
lcrcqu(网友):一些单位只招聘985、211院校毕业生,可能是为了堵住走后门。不过也滥杀一大片无辜,有利有弊。
【话友思考】
思考1:不能完全以学历论高低
曾颖全(开云网页版登录入口大四学生):前些天网上报道,清华一名博士因为第一学历不是读的211院校,竟被招聘单位拒绝,这太荒唐了。说明人们思想中,衡量一个人是不是人才,总是习惯于看学历高低,甚至延伸到他的第一学历。
星光哥(相亲达人):用人单位过分看重文凭,不尊重实力,是不妥的。沈从文是什么学历?小学都没毕业,却能够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;赵本山学历也很低,照样是中国一流的艺术家。
虫虫(网友): 当年高考我的成绩可以报211院校,可那个学校的专业我实在不喜欢,就报了普通院校。我觉得学到东西才是最重要的。
邹旦平(梅山商务咨询公司总经理):211院校是高校生一个非常好的学习平台,但如不好好学习,这个机遇也会被浪费。我的秘书是211院校毕业的,学的日文专业,但我发现她做事总是慢半拍。我找她谈话,说只给她三次机会,要把握。一个企业用人的时候,首先考虑的应该是适不适合这个岗位,其次能力很重要,学历只是敲门砖。
薛瑞众:毕业于知名大学,只能说明这个人曾经学习成绩很优秀,并不能说明他就什么都强。
思考2:非211院校生要自强不息
刘晓军(长沙实验中学教师):设置211院校,是因为当时中国办学缺钱才被迫设置的,现在再设置就不合时宜了,要纠正。对于非211院校的学生,我有三句话相赠。第一句是"英雄不问出处",不必妄自菲薄;第二句话是"天行健,君子自强不息";第三句话是"此处不留爷,自有留爷处"。
李艳新:非211院校学生不要泄气,像一朵蘑菇,在不为人知的角落,吸收了大自然的营养才能够长大长好。
陈桂桂:作为非211学院的学生,我们只有不断努力上进,练就一身好本领,有句话说得好:"改变你能改变的,接受你不能改变的。"
【话友建议】
建议1:解决就业要壮大职业教育
刘晓军:中国因为高校扩招已进入高学历的消费时代,一方面就业压力大,一方面企业招人难。在广东,有时招聘的老板比应聘的人还多,有技能的熟练工人很少。我觉得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,人们的就业观念也要转变。
江梓豪:发展职业教育可减少一部分学生参加高考,更好地培养实用型专业人才,利于解决就业问题。非211、985的院校可以组成联盟,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素质。同时,应鼓励学生自主创业,国家应给予一定支持。
杨光辉(华铭实业):我也认为有必要培养一些好的蓝领。现在有的专业技术人才成了香饽饽,比如修电梯的人才,如果有过硬的技术,可到四五家单位兼职。大学生应该扎扎实实从基层做起,才能更好地解决就业问题。
建议2:高校扩招应调整办学方向
唐雄伟(湖南财政经济学院记者团负责人):如果国家规定用人单位不能设置"211门槛",恐怕招聘方心里的门槛也一下子取消不了。现在高校扩招,调整办学方向应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,要突出学校自身特色,培养更适应市场的人才。比如开云网页版登录入口是刚刚升本的二本学校,当时在专科学校中还是很有优势的,我们会计专业的学生很受欢迎,很多用人单位抢着要。
吕金达(退休教师):现在我国教育领域出现了一些令人忧虑的现象,一方面高等院校的学生毕业就失业了,一方面学校又在盲目扩招。我建议,今后高校招生的决策应该走出办公室,进行市场调研,做到有针对性地招生,避免盲目扩招。
浮云(网友):与其下发通知禁止"院校歧视",还不如对高校实行严进严出的招生和毕业制度,真正让大学生在知识、能力、素质上同步提高,这才是当务之急。
名词解释
"211工程":是指国家实施面向21世纪,重点建设100所左右高等学校和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。
"985工程":是指国家为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而实施的高等教育建设工程。
特别鸣谢:南岩轩茶业雍景园店提供场地支持
长太教育速记有限公司提供速录服务
总策划:肖和平 李辞 总主持:颜新武
现场主持:颜新武 袁云才 文字整理:袁云才 颜新武
网络传播:星辰在线 摄影:余志雄 速录:梁慧芳
2013年5月14日《长沙晚报》星期二 第A14版报道 链接地址:http://cswb. changsha.cn/html/2013-05/14/content_16_1.htm